講好孔子故事:133-135篇
133:陳蔡絕糧
負函曾經是蔡國的領地,現在被楚國控制。這里是楚國連接北方各國的重要樞紐。
孔子來到負函,便拜見了執掌此地的楚國大夫葉公。葉公也是楚國的賢臣,他一見面就向孔子請教治國為政的道理。孔子根據負函的特殊地位,有所針對地對葉公說:“執zheng的關鍵,在于讓身邊的人心悅誠服,遠方的百姓愿意主動前來歸順。
134:子貢赴楚
葉公向子路詢問孔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,子路怕自己說得不恰當,便干脆沒有回答。子路向孔子回報此事,孔子笑道:“你怎么不說,這個人啊,發奮用功起來能把吃飯忘了,快樂發自內心能把一切煩惱忘了,連自己已經年老體衰都不知道了。
135:楚軍救援
楚昭王想按原計劃把書社這片地封給孔子,于是征求大臣的意見。令尹子西極力反對:“您手下的使者有能比過子貢的嗎?您左右大臣有能比過顏回的嗎?您的將軍有能比過子路的嗎?您的地方主管有能比過宰予的嗎?”楚昭王承認沒有。
子西接著說:“孔子本人有平天下的才智,門下又人才濟濟。當年周文王從百里之地起家就能稱王天下,現在您把如此廣大的書社之地封給孔子,他日只怕會控制不住啊!”于是封地一事暫時擱置了。不久楚昭王去世,楚國任用孔子的事也就不了了之。
儒商大廈平臺
內儒外商、以儒興商的儒商文化也一直為國人所重,在約束儒商自身誠信經營、重義輕利的同時,也提升了儒商信譽,降低了社會交易的成本和風險,有效促進了經濟發展和商業繁榮。 作為傳統儒商商幫的典范之一,明清 晉商的誠信、團結、敬業、進取等核xin精神,時至現在,對我們仍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。
使 命:傳承儒家文化,致力于為客戶提供質量的服務,為社會創造持續的價值,為員工提供成長的空間。
愿 景:打造具有儒家特色的商業生態圈,實現企業與員工、客戶、社會的共同發展。
價值觀:仁愛,誠信,創新,共贏,責任,和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