盡管單向可控硅主要用于直流電路控制,但在交流電路中也有其用武之地。在交流調壓電路方面,利用單向可控硅可通過控制其導通角來調節交流電壓的有效值。以電爐加熱控制為例,在交流電源的正半周,當滿足單向可控硅的導通條件(陽極正電壓、控制極正信號)時,可控硅導通,電流通過電爐絲,隨著導通角的變化,電爐絲兩端的平均電壓改變,從而實現對加熱功率的調節。在交流開關電路中,單向可控硅可作為無觸點開關使用。在交流信號的正半周,通過控制極信號觸發導通,使電路接通;在負半周,由于單向可控硅的單向導電性,即便有觸發信號也不會導通,實現電路的關斷。不過,在交流電路應用時,需注意其在電壓過零時會自動關斷,要根據具體電路需求合理設計觸發信號,以確保其正常工作。 單向可控硅(SCR):只允許單向導通,適用于直流或半波整流。西門康賽米控可控硅代理
單向可控硅(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,SCR)是**基礎的可控硅類型,其重要特點是只允許電流單向流動,即從陽極(A)到陰極(K)。這種器件通過門極(G)觸發后,只有在正向偏置條件下才能維持導通,反向時則完全阻斷。SCR廣泛應用于直流電路或交流半波整流,如電鍍電源、電池充電器等場景。典型型號如2N5060(1A/100V)和TYN612(12A/600V)。相比之下,雙向可控硅(TRIAC)可視為兩個反向并聯的SCR,能同時控制交流電的正負半周。這種特性使其成為交流調光、電機調速等應用的理想選擇,如BT136(4A/600V)和BTA41(40A/800V)。從結構上看,TRIAC雖然集成度更高,但其開關速度和dv/dt耐受能力通常略遜于SCR。 SEMIKRON可控硅質量可控硅模塊的耐壓范圍通常為幾百至幾千伏。
在直流電路領域,單向可控硅有著諸多重要應用。以直流電機調速為例,通過調節單向可控硅的導通角,就能改變施加在電機兩端的平均電壓,從而實現對電機轉速的有效控制。在電池充電電路中,單向可控硅也大顯身手。比如常見的電動車充電器,市電交流電先經過整流電路轉化為直流電,隨后單向可控硅可對充電電流進行準確調控。當電池電量較低時,增大單向可控硅的導通角,使充電電流較大,加快充電速度;隨著電池電量上升,減小導通角,降低充電電流,防止過充,保護電池壽命。在電鍍行業中,穩定且精確的直流電流至關重要。單向可控硅組成的整流電路,可根據工藝要求精確控制電鍍所需的直流電流大小,保證電鍍層的均勻性,提升電鍍質量。這些應用充分展現了單向可控硅在直流電路控制中的獨特價值。
英飛凌大功率可控硅的工業應用在工業領域,英飛凌大功率可控硅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大型設備。在鋼鐵冶煉行業,大功率可控硅用于控制電弧爐的電流,精確調節爐內溫度。英飛凌的大功率可控硅能夠承受極高的電流和電壓,確保電弧爐在長時間、高負荷的工作狀態下穩定運行。在電解鋁生產中,可控硅整流裝置為電解槽提供穩定的直流電源,英飛凌產品的高可靠性和低導通損耗,不僅保證了電解過程的高效進行,還降低了能源消耗。在工業電機驅動方面,英飛凌大功率可控硅用于變頻器,能夠根據電機的實際負載需求,靈活調節輸出頻率和電壓,實現電機的高效節能運行,提高了工業生產的自動化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。 雙向可控硅是三端半導體器件,能雙向導通,常用于交流電路控制。
傳統可控硅采用電信號觸發,門極驅動電流(IGT)從5mA到200mA不等,如ST的BTA41需要50mA觸發電流。這類器件需配套隔離驅動電路(如脈沖變壓器或光耦)。而光觸發可控硅(LASCR)如MOC3083,通過內置LED將光信號轉換為觸發電流,絕緣耐壓可達7500V以上,特別適合高壓隔離場合,如智能電表的固態繼電器。混合觸發方案如三菱的光控模塊(LPCT系列)結合了光纖傳輸和電觸發優勢,在核電站控制系統等強電磁干擾環境中表現優異。值得注意的是,光觸發器件雖然可靠性高,但響應速度通常比電觸發慢1-2個數量級,且成本明顯提升。 可控硅采用絕緣基板設計,便于安裝和散熱管理。ABB可控硅購買
SEMIKRON可控硅系列:SKT系列、SKM系列、SKKH系列、SKN系列。西門康賽米控可控硅代理
雙向可控硅的觸發方式雙向可控硅是一種特殊的半導體開關器件,能夠雙向導通交流電流。雙向可控硅的觸發方式靈活多樣,常見的有正門極觸發、負門極觸發和脈沖觸發。正門極觸發是在 G 與 T1 間加正向電壓,負門極觸發則加反向電壓,兩種方式均可有效觸發。脈沖觸發通過施加短暫的正負脈沖信號實現導通,能減少門極功耗。實際應用中,多采用脈沖觸發電路,可通過光耦隔離實現弱電控制強電,提高電路安全性。觸發信號需滿足一定的幅度和寬度,以確保可靠導通。 西門康賽米控可控硅代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