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理:利用次氯酸鈉在特定波長下的吸光度與濃度成正比的關系,通過比色計測量吸光度來確定濃度。步驟:取一定量的次氯酸鈉溶液樣品。將樣品放入比色皿中。使用比色計在特定波長(如254nm)下測量樣品的吸光度。根據標準曲線或比色計的校準曲線,確定次氯酸鈉的濃度。注意事項:比色法需要預先制作標準曲線,并確保比色計校準準確。電解電流:影響:電解電流直接影響次氯酸鈉的生成速率。電流越大,生成的次氯酸鈉濃度越高。控制措施:根據設備的設計參數和實際需求,調整電解電流至合適范圍(如80-100A)。定期檢查電流調節器,確保其正常工作。用江蘇匯勝源環保的次氯酸鈉投加裝置,有效提高水體的消毒滅菌效果。四川次氯酸鈉投加裝...
檢查設備狀態:確保電解槽、電極、冷卻水系統等部件處于良好狀態,無故障或損壞。檢查電解槽內的鹽水濃度是否在3%-5%之間,確保電解液的導電性良好。啟動設備:按照設備的操作規程啟動次氯酸鈉發生器,確保設備正常運行。打開冷卻水系統,確保冷卻水流量和溫度正常。初始電流設置:根據設備的設計參數,將電解電流設置在推薦的初始值(如80-100A)。具體初始值應參考設備的用戶手冊。啟動電解過程,記錄初始電流值和對應的次氯酸鈉濃度。逐步調整電流:增加電流:每隔一定時間(如30分鐘),逐步增加電解電流(每次增加10-20A),直到達到設備允許的最大電流值。每次調整后,等待足夠的時間(如1-2小時),使系統達到新的...